吉林省服饰文化研究中心简介
(一)中心的历史沿革
吉林省服饰文化研究中心前身为东北电力大学服装研究所,成立于2001年,并于2009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服饰文化研究中心。该机构自建立以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完成了许多有特色的项目,并在全国及国际性专业赛事上获得众多大奖,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在国内服装类院校中树立了知名品牌,学校多次被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和大赛组委会授予“育人奖”和“伯乐奖”,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每年全国服装类院校专业年度排行榜中,连续位居前十名。专业教学取得的突出成绩,开创了本专业在国内同类院校服装时尚研究领域领先的学术地位,同时也奠定了吉林省服饰文化研究中心高起点的研究平台。
(二)机构与设施
吉林省服饰文化研究中心现设于东北电力大学yl6809永利,服饰文化研究中心有办公室、专用研究室5间,面积240平米;共用图书资料室、展室、实验室4间,总面积超过2000平米。中心设有服装设计时尚研究,服装设计艺术与技术研,服装展示研究等三个研究方向及学术委员会。校内专职研究人员8人、兼职研究人员6人、校外兼职研究人员3人。
服装设计时尚研究
主要对服饰文化的内涵、发展、流行趋势以及服饰文化横向纵向比较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对现代时装流行预测的分析研究。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意识、观念的变化,使服饰文化发展中的人物、事件、时代、社会服饰习俗等方面对服装设计及流行趋势的实质性影响很大,由此产生了许多不确定的时尚因素。对这些流行因素进行量的预测、质的预测和全新样式的预测,并将预测分析的特定元素、符号以美学原理运用到服装设计创作中,通过参与国内高端赛事评比检验设计研究的先导性,以服装设计审美性与功能性之中所蕴含的服饰文化价值,逐步引领提升本省服饰文化的发展。
服装设计艺术与技术研究
本研究方向是针对服装设计外在艺术形式所依托的服装结构、工艺技术内涵进行的深入研究,是服装外观艺术形式表现到服装内在品质体现的关键节点,其研究具有艺术感性思维和科技理性思维的共生性特征,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因此,本方向通过对服饰文化发展中社会审美意识、服饰习俗、服装形制、服饰配件、服装结构造型、服装传统制作技艺、服装材料、制作工具设备等进行系统分析探讨,研究服装技术与艺术由内形式到外形式的互为作用影响,以及服装技术继承、创新与设计艺术美的关系,形成新的理论体系,为本省服装业发展服务。
服装展示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是通过对服装流行趋势、艺术流派、表演艺术形式、审美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服装表演展示中模特如何以富有内涵的高水准综合的肢体语言,创造性体现设计师设计思想和个性风格展示手段的运用、编导策划与形象设计,达到服装设计作品所表现的设计理念与意境氛围,总结提炼具有社会文化时尚审美价值的服装表演展示理论体系。此方向研究与现代服装设计的时尚互溶共促,其学术理论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是现代服饰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
(三)服饰文化研究中心立项建设之前研究成果
服饰文化研究中心立项建设之前,服装设计作品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为省服饰文化研究中心的立项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服装设计作品成果方面主要有:
1999年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全国女装设计大赛金奖;
2002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男装设计大赛金奖;
第四届中国服装设计师生作品大赛金奖;
2004年第十届中国服装设计“新人奖”;
北京·2004中国国际服装院校师生设计作品大赛总冠军;
2004第十三届“大连杯”中国青年时装设计大赛金奖;
2005第十四届“大连杯”中国青年时装设计大赛金奖;
2006年中国服装设计最高奖“益鑫泰”一等奖;
2007“佳海杯”中国国际服装(院校)设计大赛金奖;
2008第十四届中国服装设计“新人奖”;
2009“爱慕杯”全国高校女装设计邀请赛金奖;
2010第十一届“虎门杯”国际青年设计(女装)大赛金奖;
2011“应大杯”第三届中国时尚皮装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
2011“欧迪芬”杯中国内衣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
2012“浩沙杯”第一届中国健身服饰设计大赛金奖;
2012中国服装院校时装设计新人奖大赛“新人奖”及众多赛事的
银奖、铜奖等。
服装表演成果方面主要有:
2001CCYV电视模特大赛全国总决赛十佳;
2001中国模特精英赛季军;
首届华人风采模特大赛十佳;
第十六届国际模特小姐大赛中国区决赛十佳;
2004新丝路模特大赛全国总决赛季军;
2004上海时装周东方模特大赛十佳;
第五届中国职业模特大赛总决赛十佳;
2005第十一届上海国际模特大赛中国区决赛十佳;
2005洲际旅游小姐决赛十佳;
2005第十四届世界模特大赛中国区决赛十佳;
2005世界超级模特环球大赛总决赛亚军;
2006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时装模特大赛总决赛女模亚军;
2008世界旅游大使冠军总决赛中国区决赛亚军;
2010第十五届环球旅游美皇后大赛中国区总决赛冠军;
2010第二届东方美少女总决赛冠军。
2005第十四届世界模特大赛中国区决赛十佳;
2005世界超级模特环球大赛总决赛亚军;
2006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时装模特大赛总决赛女模亚军;
2008世界旅游大使冠军总决赛中国区决赛亚军;
2010第十五届环球旅游美皇后大赛中国区总决赛冠军;
2010第二届东方美少女总决赛冠军。
获奖作品在央视等各大新闻媒体中报道、《服装设计师》期刊选登百余次,扩大了专业的社会影响力。本专业师生在国内外各类服装设计大赛中屡获大奖,服装界资深专家曾评价“东北电力大学在全国诸多赛事中频获大奖已成为一种现象”。
(四)吉林省服饰文化研究中心批准立项建设后研究成果
作为吉林省服饰文化研究中心批准立项建设后,主要成果有:
1、承办模特赛事学术活动成果
2、服装设计作品赛事学术活动研究成果
3、服装设计作品发布会学术活动研究成果
4、发表服饰文化学术论文成果
服装设计作品赛事学术活动研究成果
1、“威丝曼”2012中国针织时装设计大赛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与珠海威丝曼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吉林省服饰文化研究中心服装设计时尚研究室选送作品《简》,获得优秀奖。
“威丝曼”中国针织时装设计大赛旨在倡导针织设计时尚化的理念,通过大赛发现和推荐服装行业人才,提高针织时装的原创设计水平。目前,此赛事是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以针织面料为主、突出针织特色的专业时装设计大赛。
2、2012中国国际时装创意设计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10月在绍兴柯桥举行,吉林省服饰文化研究中心选送作品获 “新锐设计师”奖。
本次大赛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纺织报社主办,绍兴县人民政府承办。大赛突出“原创”,并跨越国界,邀请来自欧洲、北美洲各国的设计精英参赛。同时,大赛给当代时尚创意搭建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培养更多的创意人才,对服装品牌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大赛的评委们根据效果图的创意、绘制、面料小样以及最终成衣的效果等标准,从一千多件作品中选出28名设计师的150余套创意作品进行终极比拼。评出金、银、铜奖、新锐设计师奖、国际纪念奖、优秀设计师等奖项。
服装设计作品发布会学术活动研究成果
2012年4月初,服饰文化研究中心与东北电力大学yl6809永利联合举办了在北京国际时装周上的服装设计作品专场发布会。中央电视台13频道、北京电视台、吉林卫视、广西卫视及国内多家新闻与网络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
发表服饰文化学术论文成果
服饰文化中心立项建设一年来,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在《大舞台》、《时代》、《青年文学家》、《教育学报》、《中国商贸》等期刊发表服饰文化学术论文5篇;在中服装设计师协会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服装造型设计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评审”中,1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
服饰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提交的论文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服装造型与技术研讨会”论文评审中获优秀奖。
现代社会的发展,是经济、文化、思想等多元共融共促的汇聚,提升高校学科建设和科研能力,加快我省经济发展,要以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来审视和发掘高校的文化特色优势,以前瞻性的文化研究来带动和影响本省文化、经济的发展。吉林省服饰文化研究中心将以自己的研究特色为区域经济建设履行高校应尽的责任。
研究成果
授权书

承办第四届美少女大赛
与评委合影

与评委合影

服装获奖

模特获奖

韩佳蓉成果



霍美琳成果



宋翠梅成果



赵爱华成果1



赵爱华成果2



梁军成果



张欣欣成果




郑贤成果



